柯平《绩效与成效视角的智慧图书馆评估》——“智慧图书馆技术应用讲座”2025年第9期(总第44期)

此图片的alt属性为空;文件名为image.png

柯平《绩效与成效视角的智慧图书馆评估》——“智慧图书馆技术应用讲座”2025年第9期(总第44期)

8月15日上午10点,2025年第9期云瀚“智慧图书馆技术应用讲座”(总第44期)成功在线上举行。本期讲座邀请南开大学信息资源管理系教授柯平担任主讲嘉宾,报告标题为《管理赋能 专业发展:绩效与成效视角的智慧图书馆评估》。800余人在线参加了本次讲座。

点击上方链接收看直播录像

柯平教授系统梳理了公共图书馆评估体系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十三五”至“十四五”期间智慧技术与智慧图书馆建设的演进路径及标志性事件。报告辨析了绩效与成效这两个评估概念,深入探讨了智慧图书馆在智慧空间、智慧服务、智慧资源和智慧管理等方面,应如何从绩效与成效的角度进行评估。报告对未来图书馆应用新技术时的决策判断、最佳价值发挥,以及推动各图书馆下一阶段智慧图书馆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互动交流

在讲座的交流互动环节,现场和线上观众提问踊跃,部分精彩内容摘记如下。

问:请问柯老师如何看待智慧图书馆空间建设和智慧服务中的创新性和成效性,以及如何平衡这两者?

柯平:创新是核心,没有创新两者都做不好。馆员需要与技术专家密切配合,主动提出创新设计理念,由技术人员实现落地。在成效评估方面,可采用两种方式:一是简单的读者感知满意度测评,如在出口设置满意/不满意通道自动收集反馈;二是复杂的人工智能社会调研,进行更深入的效果分析。

问:智慧图书馆的技术有很多,您认为其中的关键技术是什么呢?或者说我们怎么去判断哪些是智慧图书馆关键技术?

柯平:智慧图书馆建设涉及两类关键技术:一是前沿数字技术,包括新一代人工智能(特别是生成式AI)、5G、区块链和元宇宙等;二是支撑图书馆核心业务的技术,如支持采编、参考咨询、自动化系统等关键领域的技术。在具体应用中,需根据建设目标选择技术:整体建设需综合运用多项关键技术,局部建设则只需采用相关领域技术即可。这些技术将共同推动智慧图书馆的创新发展。问:您提到图书馆成效评价要看用户实际感知效果和社会评价。其中,社会评价主要从哪些方面体现呢?

柯平:智慧图书馆社会评价可能的方法是做社会抽样调查,包括产业抽样调查、重点群体抽样调查、政府相关部门调查等。将来可以建立智慧图书馆利益相关者模型,基于该模型开展系统化抽样评价。将来随着智能技术的发展,也可能会有新的智慧评价方法改变当前传统的问卷调查方式。

问:对于资金有限的基层图书馆,如何推进智慧图书馆建设?特别是在总分馆制下,区县馆缺乏数据积累和集成能力时,如何开展智慧服务?

柯平:第一个建议,基层图书馆可采取渐进式的发展策略,从力所能及的小型智慧化项目入手,通过这些示范项目展现成效后,再逐步争取更多资金支持扩大建设规模。这种务实做法既考虑了现实条件限制,又能保持智慧化建设的持续性。第二个建议,在规划层面,要将智慧图书馆建设作为重点,明确写入”十五五”发展规划,通过规划引领发展方向,为后续争取专项经费创造条件。此外,应当重点加强基层馆长和馆员的专业培训,提升他们对智慧图书馆的认知水平和实施能力。    

课件下载


柯平《绩效与成效视角的智慧图书馆评估》

发表评论

云瀚联盟-智慧图书馆技术应用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