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瀚社区深度对话:“DeepSeek与高校图书馆AI应用”访谈特别报道

云瀚社区深度对话: “DeepSeek与高校图书馆AI应用”访谈特别报道

2025年03期【社区交流】

2025年3月12日下午,云瀚社区成功举办了“DeepSeek与高校图书馆AI应用”特别访谈活动。本次访谈聚焦于DeepSeek等大语言模型在高校图书馆中的应用现状、服务展望以及未来发展方向,邀请了多位高校图书馆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AI技术在图书馆领域的落地实践与创新思路。访谈由厦门大学图书馆副馆长肖铮主持,嘉宾包括山东大学图书馆副馆长程蓓、四川大学图书馆副馆长张盛强、济南大学图书馆馆长王爱国、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系统技术与空间服务中心主任孙翌、厦门大学图书馆信息技术部主任林俊伟、中国矿业大学图书馆高级工程师边永涛、河北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米佳等业内专家。  

AI本地化部署:实践与挑战

访谈伊始,专家们围绕AI本地化部署展开了深入交流。上海交通大学、山东大学等高校已率先部署了DeepSeek、千问等本地化模型,以及联网版的其他AI工具如讯飞星火、豆包等应用,为师生提供了AI知识库问答、科研助手等服务。然而,专家们也指出,本地知识库建设不足会影响AI回答的准确性,知识库的梳理和优化需要投入大量人力。有专家指出,各单位一窝蜂地部署DeepSeek可能导致算力浪费和“算力孤岛”现象,建议通过共享机制或联盟来优化算力资源的配置,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AI应用:图书馆的转型之路

在探讨高校图书馆如何进行AI应用的环节中,专家们从不同角度分享了各自的见解。

王爱国馆长认为,高校图书馆在AI赋能教育的浪潮中,应从自身职能出发,一方面提供权威学术资源,一方面培养读者的综合信息素质。建议图书馆AI应用以学术姿态呈现,从读者的需求场景出发开展工具创新和流程再造。图书馆应严格限定AI咨询问答范围,不必追求多面手式的全能AI。

米佳老师指出,当前AI科研辅助工具虽然有提高效率、启发思路等优点,但也存在检索精度不足、文献推荐不够准确等问题。他认为图书馆可在整合AI应用、搭建高质量知识库、支持个性化问答、开展AI教育和伦理服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以提升AI工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张盛强馆长认为,AI在图书馆的应用应重点关注学术传播这一核心任务,但目前市场上符合图书馆需求的成熟产品较少。他提到,图书馆在数据方面处于弱势,部分数据厂商的垄断行为限制了AI与学术数据的结合,这不利于学术传播的公益性和开放性。此外,张盛强介绍了四川大学的AI素养教育实践,他认为AI素养教育需分阶段推进,从普及阶段转向更深度的案例探索和专业素养教育。目前图书馆员的知识体系转型面临挑战,需加强与计算机学院等专业院系合作。

程蓓馆长强调,图书馆的独特价值在于建设本地特色知识库,尤其是整合和利用本地化数据资源,以支持教学和科研。她指出,图书馆应积极参与数据建设,尤其是全文数据的积累,并探索如何将AI技术应用于教学支持和科研辅助,推动图书馆服务转型。此外,她提出图书馆员需在AI时代重新定位自身能力,以适应新的服务需求。

孙翌主任指出,AI技术的便捷性可能削弱图书馆员在资源供给中的作用,甚至导致图书馆在教学和学术支持中的边缘化;图书馆员需要积极转型,利用自身专业知识在AI资源的蒸馏、微调和学术规范等环节中发挥作用。他强调图书馆必须主动融入教学和科研的核心环节,提升图书馆在高校中的作用。

林俊伟主任认为,图书馆在AI转型中面临巨大挑战,但也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他指出,AI变革使图书馆与资源供应商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他建议图书馆应尽快将AI能力融入业务逻辑,从简单场景入手,培养全员AI意识,推动业务流程优化,并探索AI在知识问答、内容生成、分类归类、学术研究等领域的应用,以提升效率和服务质量。

边永涛老师指出,图书馆在AI应用中存在一些认识误区:一是AI应用被误认为无人化工具,但实际仍需人工干预和业务团队支持;二是AI应用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业务优化的手段,需注重知识库和权威数据的构建;三是存在一种误解,认为大模型能力的提升即可带来实质性的突破,然而,模型能力与垂直应用实际上是两个不同的层面。

开放与共享:图书馆的未来机遇 

围绕当前的开源与开放趋势,专家们各抒己见表达了看法。专家们认为AI技术的发展让开放科学和开放获取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尤其是DeepSeek的开源模式为开放理念带来了更广泛的普及。未来科学研究和出版交流的业态将因开放获取而发生深刻变化,图书馆作为信息加工、组织和管理的服务机构,在开放科学中仍将具有独特的价值。程蓓馆长呼吁图书馆人积极转变思维、提升技能。肖铮馆长指出,在大模型驱动的人工智能发展趋势下,图书馆应坚定支持开放获取和开放科学,通过更加开放和共享的模式,图书馆才能找到未来的发展空间。云瀚社区为不同类型的图书馆和技术厂商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对话的平台,通过多样性和包容性促进共识的形成,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点击查看访谈视频)

交流互动

在交流互动环节中,嘉兴大学图书馆的黄田青老师提出了通过共享算力资源弥补部分图书馆算力不足以及图书馆员在AI学术文献分析的审查机制中参与的可能性等问题,引发了与会专家的热烈讨论。黄老师认为,借鉴浙江大学开放DeepSeek算力的模式,通过共享算力资源、建立联盟共享平台的方式,可以有效解决部分图书馆在算力方面的不足。这一建议得到了与会专家的高度关注,并为未来图书馆AI应用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本次特别访谈活动不仅为高校图书馆的AI应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分享和思路启发,也为云瀚社区未来的发展方向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云瀚社区将继续发挥其平台优势,促进图书馆之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推动AI技术在图书馆领域的深度应用和创新发展。

发表评论

云瀚联盟-智慧图书馆技术应用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