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绿色、生长:深圳市盐田区图书馆智慧实践与创新服务简介
2025年09期【行业交流】
供稿:深圳市盐田区图书馆
编者按:8月19日,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区图书馆“生长图书馆:万物皆可读,万物皆生长”项目,从全球22个国家41家顶尖图书馆中脱颖而出,荣获国际图联第十届“最佳绿色图书馆奖”第2名,成为本届亚洲地区该类别唯一获此殊荣的图书馆。盐田区图书馆以卓越的绿色实践与创新服务,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图书馆在生态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领先探索,成功打造出一张熠熠生辉的文化名片。作为智慧图书馆技术应用联盟(云瀚联盟)的重要成员,该馆持续深化智慧服务、绿色生态与品牌活动,推动图书馆事业高质量发展。

盐田区图书馆成立于2001年10月,是广东省深圳市地市级图书馆。该图书馆新馆于2016年6月28日建成开放,建筑面积为14,854平方米。在盐田区图书馆的带领下,全区构建了“总馆—街道分馆/智慧书房—社区服务点/流动站”三级服务网络,包括1家总馆、街道级分馆5家、智慧书房10家、社区图书馆19家、社会合作分馆(服务点)29家,年接待进馆读者近200万人次。截至2025年6月,盐田区图书馆共有馆藏文献总量约84.66万册(含街道、社区分馆馆藏文献)。建馆以来,盐田区图书馆始终秉承“营销、特色、智慧、设计、品质、绿色”立馆理念,打造海系阅读服务品牌,推进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连续五次被文化和旅游部评定为国家地市一级图书馆。
智慧图书馆建设
2013年,盐田区图书馆申报“图书馆智慧平台的研究与示范”项目,获得原文化部科技创新项目立项,2015年项目通过验收。该项目示范性构建了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图书馆系统架构模型,通过主动感知图书馆的人和资源,构建人性化的公共文化服务环境和信息共享空间,建设了智慧资源系统、智慧感知系统、智慧服务系统和智慧管理系统四大功能系统。该项目为行业提供了智慧图书馆建设的早期实践范例,被专家认为是国内首个初具形态的智慧图书馆,标志着智慧图书馆从理论走向实践的重要突破。

智能书架管理系统
2016年,借助新馆建设契机,盐田区图书馆启用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实体智慧图书馆,注重将“智慧”技术应用到图书馆的实际应用场景,打造了智慧墙、智能书架、智慧座席系列具有自有知识产权的智慧服务设备,研发了智慧服务平台、智慧资源建设平台,让读者享受到海洋特色鲜明的智慧便捷服务。


盐田区图书馆大堂智慧墙展示
2018年,图书馆将智慧应用覆盖到基层服务网点,建设“两中心一平台”智慧总分馆服务体系,即:总分馆物流运转中心、总分馆数据中心、总分馆一体化管理平台,实现资源、数据、服务、活动、监控的统一化、集中式管理。

盐田区图书馆总分馆数据中心数据截图
2021年,“智慧图书馆系统平台”获得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项目升级“智慧+”服务体系,以AI技术、大数据分析、云服务等现代科学技术应用为支撑,实现总分馆对人、财、物集中式、垂直一体化的管理与配置;打造“智慧+”阅读空间,在辖区公园、绿地、街道、社区等区域建设10间智慧书房,将智慧化引入书房的建设、服务、运营、管理之中,实现无人值守、智慧感知、个性化导读、远程教育服务、垂直统一管理等功能;凝聚“智慧+”研究成果,从满足读者需求、提供优质高效服务的角度出发,完成课题研究3项,将盐田实践经验转换为理论成果6项,获得国家专利9项,团体标准2项、地方标准2项。

盐田区图书馆牵头起草出台的2项地方标准
2021年起,盐田区图书馆创新打造“智慧+空间”“智慧+借阅”“智慧+推广”等服务模式,推出无感入馆、“云悦读”线上借书、“店小二”快递送书、视觉盘点精准找书、AI智能体咨询机器人等“智慧+”服务,打造高效便捷的公共文化服务应用场景。

视觉盘点找书系统界面

新版拟人化智慧墙可视化展示系统界面
2022年,盐田区图书馆作为首批成员单位正式加入智慧图书馆技术应用联盟(云瀚联盟)。图书馆积极参与云瀚社区的技术交流活动,携手行业各类机构,共同推动构建开放协同的图书馆行业技术生态。
海洋特色资源与阅读品牌
盐田区图书馆从立馆之初,就把建设海洋特色文献馆列入整体发展规划,追求“特色建馆”。到目前为止,已收集了众多的海洋文献资源,涵盖纸质文献、电子资源。拥有海洋文献近1.51万册,海洋电子书1.45万册,海洋文献数据库电子视频资料400多个。盐田区图书馆还自建了盐田区地方风土人情特色数字资源专题库,如疍家民俗、渔灯舞、渔人歌曲等人海相依的本土海洋民俗、非遗项目等。
立足海洋文化特色,盐田区图书馆打造走出深圳、走向全国的海洋文化品牌。“海洋文化论坛”至今已举办十八届,举办地从深圳向泉州、舟山、南京、扬州、连云港等城市延伸。“海图展”连续三年受中国航海日活动组委会邀请在泉州、舟山及南京展出。由盐田区图书馆发起的“一带一路”图书馆联盟,成员单位已壮大至38家。图书馆推出了全国首个系统专注于海洋类图书评选的图书大奖——“盐田海洋图书奖”,并持续开展海洋知识竞赛、海洋故事坊、海洋阅读奇妙夜等系列海洋特色文化活动。

第十七届海洋文化论坛
为积极探索一线城市高品质城市书房服务体系建设模式,盐田区图书馆提出“人・书・馆・城”四位一体核心理念,沿19.5公里海滨栈道建成10个主题化“海书房”,构建“步行1.5公里可达、自助开放服务”的滨海阅读圈。已成为知名的阅读打卡点和文旅目的地,跻身全国“新”景点TOP10,先后亮相央视CCTV1、凤凰卫视等媒体,入选国家“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全国优秀群众文化品牌案例”、荣获IFLA国际营销奖等。

盐田区图书馆海书房
“生长图书馆”:IFLA获奖项目
2024年,在盐田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的指导下,盐田区图书馆践行“图书馆是一个有机的生长体”理念,联合万科公益基金会合作建设了“生长图书馆”。生长图书馆融合了多元社会力量,提倡“万物皆可读”,不仅成为了一个无边界的绿色图书馆,更是一个推动社区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引擎。
“生长图书馆”的建设与我国“双碳”战略深度契合。“生长图书馆”服务于盐田区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核心区定位,以海洋文化为纽带强化生态品牌,是深圳文化领域响应“双碳”目标的创新实践。
“生长图书馆”坐落于深圳市盐田区大梅沙生物圈三号,充分依托盐田区得天独厚的山海资源优势,有力地推动着社区的可持续发展。该项目的服务范围广泛,覆盖了辖区 21 平方公里内的2万常住居民,同时还吸引了大量海内外游客前来体验。它极大地促进了文化服务的“生态增值”,让文化服务在自然生态的滋养下,焕发出新的活力与价值,为居民和游客带来了独特而丰富的文化体验。

生长图书馆申报材料图片
“生长图书馆”强调图书馆作为有机生命体的动态延展性,突破传统服务边界,将绿色可持续发展深度融入建筑、服务与社区生态中。其“生长性”体现在:
一是空间生长与低碳运营,依托生物圈三号碳中和实验园区,采用屋顶光伏系统、智能遮阳系统及雨水回收技术,馆内采用绿色环保家具,整体实现年减碳800吨的近零碳运营。
二是功能延展与社会辐射,构建“绿色+”多元场景,合作建设梅沙海洋图书馆、黑水虻工作站、屋顶生态花园、零碳麦当劳餐厅、冰川攀岩墙等绿色阅读点,串联形成研学动线,打造沉浸式体验场景,2024年举办超150场绿色主题活动,吸引5万人次参与。
三是机制创新与持续进化,以“政府引导+企业共建+公众参与”模式整合资源,联动全国城市书房机构发布《城市书房绿色发展倡议》,推动绿色图书馆建设标准制定,实现理念从物理空间到社会网络的持续性生长。

联合万科基金会开展环保主题讲座

《城市书房绿色发展盐田倡议》发布

生长图书馆馆内阅读场景
从智慧赋能到绿色生长,从海洋特色到全民阅读,盐田区图书馆始终以创新为引领,以读者为中心,走出了一条“智慧化、特色化、生态化”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图书馆不仅是知识的守护者,也是社区进步的推动者和可持续未来的践行者。期待未来盐田区图书馆继续携手图书馆行业广大伙伴,共同谱写新时代图书馆事业的新篇章。